挺进高端:中国机床的时代命题如何解答?

造出中国人自己的高端机床,成为亟须应对的时代命题。 中国机床虽然产值全球第一,但是高端机床国产化率极低:2018年,中国低档数控机床国产化率约82%,中档数控机床国产化率约65%,而高档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仅约6%。 机床与国运密不可分。制造机器的机器,小到螺丝钉、大到航空母舰的制造,都离不开机床。作为关系国民经济的命脉产业,机床也因此被一些发达国家列入对中国进行封锁和打压的技术清单中。 被“摁”在世界产业链中低端的中国机床,该如何挺进高端? 01 高端机床越来越贵,越来越难买 在2021年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农作物种子、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化学制剂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 在三年前的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亦曾指出,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瓶颈仍然突出。 从被列为技术瓶颈,到退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名单,折射出中国机床近年来发展取得重要突破。 “经过专家一系列的评估认证,认为我们的机床水平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韩国和台湾地区的水平。可以说我们的整体水平已经迈入了世界第二梯队之内。”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罗俊杰在近日的一场公开论坛上发言时表示。 不过,他同时表示,当前高端机床研发存在基础技术薄弱、核心功能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此外,以“瓦森纳协定”为代表的技术产品壁垒严重制约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和高端行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机床行业的供给仍以低端产品为主,低端产品供应能力明显过剩,而高端产品供应明显不足。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分析》,2018年我国低档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为82%,基本实现了国产化;中档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为65%,处于比较低的水平;高档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仅为6%,主要依靠进口。 高端机床的进口依赖,导致两个问题愈发突出: 一是高端机床卖得越来越贵。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高端数控产品进口单价上升了20%左右。另一数据显示,2020年瑞士向中国出口的高端机床均价已超过51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30万元。据测算,如果论斤两出售机床,瑞士机床每公斤的价格是我国出口机床的10倍。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进口机床价格一路飙升,但市场需求量却不降反升。尤其是最近一两年我国面临大量机床的更新换代,进口需求量大增。日本机械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机床订单总额达到了1720亿日元,占其海外订单的33%。 二是高端机床也越来越难买。 近日,有媒体消息称,美国要求瑞士不准再向中国出口高精度机床。瑞士是我国机床的主要进口国和地区之一。2020年1-11月,中国从瑞士共进口了305台数控机床,尽管只占全部进口数量的3.94%,但瑞士机床广泛应用于我国航空航天、军工制造等关键领域,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一旦瑞士机床“断供”,“卡脖子”危机箭在弦上。 02 高端机床越来越贵,越来越难买 在全球市场中,机床市场长期被日、德、美三国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我国机床企业在市场上呈现高端失守、中端争夺、低端混战的局面。 根据受访专家分析,国内机床产品之所以挤不进高端市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技术落后,应用也落后。 我国机床工业落后始于上世纪90年代,数控技术落后是我国机床工业技术落后的关键所在。国内数控机床方面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技术储备与海外技术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高端的数控机床,日本发那科、德国西门子几乎垄断了市场。根据《2019—2025年中国数控系统行业市场研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这两家企业在中高档数控系统产业的市场占有率高达80%,它们拥有控制高速、高精加工的关键技术,其产品能与机床进行较好的匹配。我国数控系统技术的发展还无法完全满足高端机床的应用。 广发证券研究报告显示,对于高档数控机床而言,从国内高端数控机床以及配套供应链发育程度来看,除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部分部件存在“卡脖子”以外,其他高端数控机床部件以及数控系统基本能够实现国产化,但部分核心关键部件的加工精度、可靠性不足以及数控系统功能相对落后,国产化数控机床的性能、质量暂无法达到国外先进企业水平。 二是进取心不强,进取也乏力。 “造不如买”是国内一些机床企业的发展逻辑。高档数控机床研发是典型的“高投入、低产出”,对于技术创新,企业普遍有畏难情绪,对高端技术心怀恐惧,这也导致国内产品技术创新主动性不强,也普遍不具备高端突破的技术实力。 而低档数控机床行业门槛低,机床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行业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金属切削机床企业数量为1070家,产量为403935台,但到2013年已达到1264家,增长18.1%,全年产量可达858100台,较2011年增长112.4%。企业在低端扎堆,导致生产能力过剩,也极大地削弱了行业的盈利能力,企业长期陷于从技术到产品的低端锁定。 2012年以来,市场规模整体萎缩,国内企业盈利水平大幅降低,部分企业已处于亏损状态。由于持续低迷,2013年行业企业普遍产值下滑20%左右。盈利能力不强,在研发投入上就会受到限制。 三是重视不足,扶持也不够。 专家表示,机床是大国重器,各个国家都会对机床产业发展高度重视,一些机床强国更是对其产业发展予以政策倾斜,甚至会直接给予细致周到的政策保护。比如日本1956年就有《机械工业振兴法案》,机床名列首位。美国国防部也对该国机床企业给予过高额补助。 在我国,机床发展虽有过辉煌历史,但存在明显的“断层”。东北某市工信局相关人士介绍,在计划经济体系下建立的中国机床产业,在体制机制上受限太多,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一次次陷入整体衰败的境地。尤其是进入数控机床时代,对数控机床产业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在产业发展上重视程度不够,在此过程中,虽然国家也曾多次出台政策支持,比如2010年出台数控机床行业发展相关专项规划等,但支持力度仍明显不足,同时又缺少针对性,效果就打了折扣。 03 高端机床越来越贵,越来越难买 近日,天津市国资委和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共同出资100亿元组建的通用技术集团机床有限公司在天津完成工商登记注册。通用技术集团是全国机床行业的“明珠”,发展高端数控机床被列为其第一核心主业,机床公司的成立,被认为是国产机床高端突围的关键一局。 在受访专家看来,我国机床产业实现高端突破,需要打一场系统战,简单来说,要突出做好这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基础研究的归位。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建立了一大批科研院所,这些研究机构为我国机床等装备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院所转制,这些科研院所也随之下放,由此带来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科研体系转型,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产业创新体系出现了断层和缺失;二是走向市场化,很多科研院所变成了与企业争利的营利机构,进一步削弱了基础研究力量。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值得借鉴。比如德国、比利时、日本等,都设有专门的技术创新中心,通过企业的需求与大学的基础技术双向衔接,企业的需求不断推动基础技术走向成熟,同时由企业完成产品化的最后一公里,也实现了对基础研究的反哺,基础研究的高度成熟与市场化,帮助机床产业大国构建了强大的技术储备。我国机床产业走向高端,必须打好基础研究的底座,因此在基础研究上需要科研力量的全面归位。 二是大小企业的卡位。 在沈阳机床原董事长关锡友看来,大企业引领创新带动产业集群发展,是我国机床产业发展的必由路径。 “国内机床厂要聚焦高端突破,我们要建设制造强国,就应该列出骨干企业,骨干企业就归国家管,承担国家任务。”关锡友表示,以制造赚钱的中小企业就应该老老实实搞制造,但像沈阳机床这样的行业龙头,要永远站在创新的前沿,来引领这个行业。 专家介绍,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头部机床企业,要专注于技术创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抢占行业主阵地。事实上,包括沈阳机床在内的国内机床重点企业曾做过一些卓有成效的努力。 比如沈阳机床2013年加大产品结构调整的力度,战略性退出普通机床生产领域,集中力量突破高档数控机床及其关键功能部件,机床产值数控化率提高至61%,达到历史最高点。 同时,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优势,让中小企业成为大国重器的重要补充。近年来,南方一批民营机床企业的兴起,为我国机床产业向高端发展开辟了新路。这些企业与北方的国企大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聚焦于单个型号的机床开发,甚至只专注于做设计和集成,借助供应链的优势将其他业务外包,形成了在某一特定领域或环节的强大竞争力。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民营企业撕开了在高端机床市场里生存的空间。 三是核心用户的补位。 国内高端机床的发展滞后,一定程度上而言,最大的问题并非技术落后,而是市场缺席。长期以来,国内用户对国产高端机床普遍存在着不敢用、不愿用的问题。不敢用主要是对国内高端机床技术上不放心、服务上不满意,不愿用则因为国内高端机床相比国外品牌价格优势不明显,兼容性、稳定性等方面仍有不足。 而随着“卡脖子”问题的出现,供应链的安全与自主可控在企业层面愈加受到重视。很多企业因此主动或被动放弃了对国外机床的依赖,而这也为国产高端机床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契机。 核心用户的补位,对国内机床的技术提升、市场开拓等,将发挥关键作用。对国产高端机床企业而言,下一步需要加强与核心用户的沟通,走进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与企业用户建立正向互动,加速高端机床的国产化替代进程。

2022

06-30

中国制造业运行出现逾6年来最显著放缓

8月份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运行出现逾6年来最显著放缓,新业务总量和新出口订单量皆较 7 月份加速下降,导致产出创下 2011 年 11 月以来最大收缩率。生产需求下降,企业相应压缩采购,采购数量创下 2009 年 3 月以来最显著减幅。客户需求疲弱则导致成品库存在 6 个月来首次出现积压。同时,需求减弱也造成月内投入成本与产出价格的大幅下降。作为一个以单一数值概括制造业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指标,财新中国通用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8 月份数值(经季节性调整)录得 47.3,略高于此前发布的初值(47.1),但低于 7 月份(47.8),并且是连续第六个月低于 50.0 临界值,而本月制造业运行放缓程度更是 2009 年 3 月以来最显著。   8月份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新接业务总量连续第二个月呈现收缩,并且创下 17 个月来最显著收缩率。受访厂商普遍表示,月内市况恶化导致海内外客户需求减弱。同时,新出口业务量也创下逾两年来最大降幅。鉴于客户需求减弱,制造商在 8 月份收缩生产规模,本月产出收缩率创下 2011 年 11 月以来最高纪录。8 月份,生产需求下降,导致制造商进一步压缩采购,采购减幅较 7 月份加剧,为 2009 年 3 月以来最显著。因此,月内采购库存下降,但降幅尚小。成品库存则相反,在 8 月份出现轻微上升,许多厂商表示销量下降,导致成品库存积压。   8 月份,中国制造业连续 22 个月压缩用工,用工收缩率超过 7 月份,接近 6 月份创下的 76 个月最高纪录。月内积压工作量连续第四个月上升,但幅度轻微。8 月份,中国制造业总体投入成本进一步下降,许多受访厂商表示原因与原料成本下降有关。投入品价格降幅虽然较7月份放缓,但整体仍属可观。与成本负担的趋势一样,制造业产品的出厂价格在8月份也有下降,目前该轮降价趋势已延续 13 个月。调查显示,受访厂商通过降价把投入成本的降幅传导至客户,同时也是为了吸引新业务。   8月份,财新中国综合PMI?数据(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显示,中国经济活动总量重现放缓,财新综合产出指数从 7 月份的 50.2 降至 48.8,低于 50.0 临界值,收缩率虽然尚小,但已创下 2009 年 2 月以来最显著产出收缩率。8月份,整体产出重现收缩,主要是受制造业生产加速收缩所影响,月内制造业产量创下 45 个月以来最大减幅。同时,服务业经营活动增速放缓,对综合指数也有拖累。财新中国通用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在 8 月份录得 51.5,低于7月份(53.8),创下本轮 13 个月扩张期的最低增速记录。   8月份,服务业的新订单总量也出现增速放缓迹象,本月新业务增速为逾一年来最低。调查显示,最近市况相对疲弱,影响了客户需求。同时,制造业本月新订单继续收缩,收缩率加剧,为 17 个月以来最显著。两者综合,新业务总量自 2014 年 4 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惟降幅轻微。8 月份,经营活动与新订单增速放缓,导致服务业企业也降低了用工增速,在当前持续两年的用工扩张期内,本月增速最弱,仅算轻微。制造业用工继续收缩,收缩率较上月轻微加剧。因此,综合用工规模连续第三个月小幅下降。   8月份,服务业的积压工作量连续第七个月下降,但整体降幅温和。据受访企业反映,新业务增速放缓,企业得以清理积压业务。制造业的积压工作量上升,但积压幅度整体仍保持轻微。两者综合,积压工作量总体连续第五个月趋降,但幅度仅算轻微。8 月份,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价格趋势继续表现各异。服务业企业的投入成本继续小幅上升,而制造业投入成本则明显下降。制造业成本负担的显著下降还导致综合投入成本连续第十二个月趋降,降幅温和。8 月份,服务业企业连续第二个月小幅上调收费价格。制造业则相反,产品出厂价格创下 1 月份以来最大降幅。

2022

06-30

两岸企业论剑“工业4.0”探中国制造2025宁波模式

在美国再工业化、欧盟新工业革命、日本重振战略制造业以及德国工业4.0等战略提出的大背景下,制造业再次回归到国际视野中,并成为关注的焦点。2015两岸制造业领袖高峰讲座浙江宁波召开,两岸企业甬城论剑工业4.0,剑指中国制造2025的宁波模式。   科技部高新司巡视员耿战修表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实现全球合作,是中国提升综合国力,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经之路。目前,中国高铁、超级计算器、航天科技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近年来,宁波在城市规模、经济总量、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等方面都迈上了新台阶,但成长的烦恼逐渐多了起来。在资源、环境、劳动力成本等制约因素加大的背景下,依靠资源等要素驱动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不灵了。   要破解这些成长中的烦恼,宁波的答案就是培育新的城市竞争优势。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两岸科技交流合作不断加强,合作领域日趋广泛,为推动两岸科技进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宁波市科技局局长黄利琴在会上表示,台湾和大陆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两岸同胞血浓于水。在她看来,台湾在电子信息产业、农业、服务业、精密制造等领域有着先驱优势,两地在产业结构和经济形态上也有着较多相似和共赢互补之处;台湾在科研技术、精益化管理、技术服务及国际化商业运作模式等方面具有先进的经验和成熟技能。他们能够为宁波企业提供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最专业的顾问辅导。   在会上,具有15年项目规划顾问经验的颜均泰认为,制造业的基本问题是数据到信息的转变。在他看来,从数据与工业系统中,应利用传感器及现有与过去数据,找出隐形的操作问题及位置的变异,及时作出预防管理,避免故障并创造价值。   颜均泰说道:重点不在工业搜集的大数据,而在将工业大数据做到没数据。   而在台湾市场策略规划专家陈昭良眼中,企业存活好比沙滩上的游人对抗海浪。他解释道,海浪是变幻莫测的外部环境,人是市场的激烈竞争体。那些卖游泳圈的人,就是部分正是找到了核心胜任能力的企业。   公式定义不等于"有用",理论与实践具有不可逆性。陈昭良提出,3-5年发展规划是企业直线的刚性计划,而不可测的环境变幻和非理性的竞争对手要求制定更具弹性和灵活性的动态战略。   陈昭良强调:制定策略,要权衡外部环境的动态巨变,然而又必须认清动荡不安的变化会让任何完美策略彻底失效。找到企业的核心胜任能力是关键。   新常态、新发展、新期待,风从海上来,阳光正好,经历过沉淀的海港新城宁波,已鼓起风帆,华丽起航。

2022

06-30

智能制造技术与产业的发展模式

自“中国制造2025”作为国家战略实施以来,智能制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智能制造的提出正当其时。 智能制造的提出是技术创新累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我们知道,从工业革命以来,任何一次产业的进步,其背后主要的动力来源于技术。智能制造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制造,二是智能,变化核心是关于智能的技术,智能、制造合在一起推动着制造业发展模式的转变。 智能制造技术以三方面技术内容为基础:一是输入技术,包括能够使机器“感知世界”的传感技术和物联网,使得智能制造、制造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有了起点。二是内容技术,或者叫软件技术、系统技术。智能制造是一个复杂的流程,支撑它的是软件,软件的背后是系统,操作的是数据、内容,这就是软件与系统的技术。三是网络技术,使智能制造有了一个新的平台,使得制造各环节能够以一个新的方式协同。 信息技术革命以来,传感技术、物联网、软件技术、系统控制以及工业互联网的融合推进,三方面技术的逐渐成熟,推动着智能制造从原来的自动化上升到智能化。 智能制造产生的时代背景,还依托于产业、业态方面的成长与成熟。经过足够长时间的工业化,中国目前已经有着世界规模最大、门类最多的制造业,中国的制造业从非常原始的状态跨越到迈入智能制造的前沿。改革开放短短三十多年,中国的制造业走过了发达国家的百年历史,并且不断实现了技术的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紧跟世界领先技术的步伐。在规模上,中国制造业在多项产品的产量上连续排名世界第一;在制造业的质量上,整个制造业产业正在迈向一条智能制造的路径。 从上面两个方面来看,中国无论是在技术积累还是在产业成熟度上,都已经足够支撑面向智能制造的推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中国经济的区域和行业不均衡度很高,是不是每个地区、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要提智能制造,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面对智能制造热,尤其要注意不可拔苗助长。 智能制造必须考虑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的因素。不可否认,每个地区、每个企业都要发展智能制造是不合适的,毕竟不是谁都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技术资源。另一层面来看,我国消费市场对于产品的需求仍然处于非常多元化的阶段,智能制造出来的高科技产品、定制化产品当然有大量的需求,但传统制造业的产品也同样将长期具有广大的市场空间。更何况,从全国的区域不均衡来看,一个地方是否具有发展智能制造的广大市场腹地,是否具有上下游产业基础,是否具有技术资源禀赋优势,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智能制造必须考虑人力资源禀赋的因素。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一,发展智能制造是否具有高端人才这样一个基础,这与是否具有产业基础关系密切;其二,智能制造的实现,一定包含与人密切相关的企业组织管理模式以及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这会涉及各种制度改革;其三,也就是机器替代人的问题,主要的决定变量是劳动力和机器之间的成本平衡。严格地来说,几乎所有的生产线都可以被机器替代,但这种替代需要一个合适的节点。这并不一定是考虑到维持就业问题,因为它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是否达到智能制造所要求的人力资源禀赋条件。此外,从宏观经济来看,片面追求高端递进对非熟练工人有挤出效果,最终会导致就业机会减少且内需不旺。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智能制造的推进步伐一定要与我国人力资源禀赋的递进保持基本同步,形成良性促进。 当下,“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是大势所趋。但一些地方或企业在没有弄清智能制造基本内涵和阶段性特征的时候急于推进,很可能会出现高端不进、低端被弃的“双输”局面。工业向智能制造的迈进、技术的进步、价值链分工的高端递进,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人力资源禀赋、产业发展阶段的综合作用下实现的,智能制造是这些因素相互推进下的自然结果。

2022

06-30

< 1 > 前往